师资队伍


甄志先(森林保护学)

作者:   来源: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22日 01:18   浏览:

甄志先,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持有关转基因杨树安全性评价方面省级以上课题2项,自然基金和德国留学启动课题2项,参加国家自然基金3项;参加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资助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果树霜霉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北方葡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模式建立与示范子课题。获河北省科技三等奖2项,衡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保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撰写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3本。

教育经历:

2004/09-2008/06,河北农业大学,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博士,杨敏生

1998/09-2000/06,东北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迟德富

工作经历:

2010/01-至今 河北农业大学,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副教授

2006/09-2007/10,德国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2/09-2010/08, 河北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森保系,讲师

1993/07-1998/08, 河北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森保系,助教

主要承担课程:

硕士:《有害生物分类》

本科:《森林病理学》、《园林植物病害防治》、《资源微生物学》、《经济林病理学》、《林业病害生物防治》等课程。

研究方向和领域

1.林木病害综合治理

2.转基因生物安全性

主要科研项目:

1. 2018-2020.12北方葡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模式建立与示范(2018YFD0201307)子课题:华北、东北地区葡萄埋土防寒栽培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建立与示范 第四主研人;

2. 2015-2018地区科学基金项目,c1610,Bt毒蛋白在转基因杨树中运输行为及机制研究,39万,第二主研人;

3. 2014/01-201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0663,转抗虫基因杨树多基因互作及高效表达机制研究,80万,结题,第二;

4. 2012/01-2016/12,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资助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果树霜霉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201203035(第五主研人)

5. 2009/01-2011/12,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9000529, 转基因杨树体内工程农杆菌存活规律及对环境影响研究,5万,已结题,主持

6. 2007-2009转基因对杨树内生菌的影响,德国资助启动项目,2万,主持;

主要科研奖励:

1.2001-2004转基因杨树生态抗虫效应及安全性评价,2007年获河北省科技三等奖,排名6;

2. 2002-2005参加河北省星火计划“无公害草莓重茬病防治剂应用技术研究”排名第五,2005年获保定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3.“林业生物技术教学与实践体系建设”2005-2006, 该课题2007年获河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要论文:

(1)Yali Huang, Zhixian Zhen, Zhe Cui etal. Growth and arthropod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genic poplar 741 in an experimental forest 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 162 (2021) 113284 (A3)10.1016/j.indcrop.2021.113284

(2)甄志先,王进茂,杨敏生,转抗虫基因杨树对土壤微生物影响分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34(1):78-81

(3)刘文汝; 冀胜鑫; 甄志先 ; 感染国槐带化病植株内源激素及转录组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2022,35(1): 141-149 (期刊论文)

(4)Lihui Zuo; Runlei Yang; Zhixian Zhen; Junxia Liu; Lisha Huang; Lisha Huang ; A 5-year field study showed no apparent effect of the Bt transgenic 741 poplar on the arthropod community and soil bacterial diversity, SCientific Reports, 2018, 2018(8) (期刊论文)

(5)王辰元,王钒,徐静,李文静,张秉乾,冉隆贤,甄志先,60Co-γ辐照对葡萄3种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经济林研究 2022,40(01):189-195(期刊论文)

(6)康兴娇; 申红妙; 贾招闪; 杨佳瑶; 冉隆贤; 甄志先 ; 葡萄霜霉病生防菌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T3的鉴定及其防治效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6, 32(6): 775-782 (期刊论文)